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

有的沒的 X

一千零一夜梁文道談波赫士的第四期;波赫士不用普世價值表達阿根廷的愛,質疑用關門的態度愛阿根廷,認為摯愛的土地只有連結到世界,才有發亮的機會。
私心猜想,波赫士終老於他成長的瑞士,梁文道怕也不能完全拋下青年時的所在,而有如此幽微的提醒了。
7C25

AlphaGo Zero

AlphaGo時認為人機對弈:現有規則下,除非出現艾西莫夫基地中的騾,勝負已無懸念。人就算贏了AlphaGo也贏不了BetaGo

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

美國隊長3:英雄內戰, 2016

算是純粹服務老觀眾,非常簡單的設定,非常芭樂的劇情。
三體的黑暗森林說,獵人在黑暗森林中知道有別的狩獵者時,因為無法確認對方是否懷抱善意,最佳解就是提早展開攻擊。每個人道德判準不同的現實世界,擁有力量的機構或個人,面對能力強過自己的對象,最佳解還是消滅,次佳解是收為己用。普通路人明顯沒有能力收編超能者,有能力收編的個人或機構,不論採取任何態度,都不可能是普世價值。那,如果你是超能者,你追求的正義會擁有甚麼樣貌?

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

異星入境,Arrival, 2016 II

繼續雷。片中由語言學家與物理學家負責溝通外星人。
搭檔的物理學家想問的問題是對方如何星際旅行,能否超越光速。相對論揭示的極限就是光速,無法超越光速決定了因果關係。
超光速之不可能源自速度提升時質量隨之提高,加速高質量需要更大的能量。幫無限大質量加速需要無限能量,此所以不能無窮盡的加速越過光速。

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

異星入境,Arrival, 2016

霍金寄望人類一百年內能離開地球延續生機,涉及的主要風險是環境崩壞,毀滅性武器,接觸外星生物。稍有危機意識者都很難忽略外星生物的危險,原因多重而複雜,例如黑暗森林說法。簡單說就是很少遇到富而好禮的人,就算是有錢好人看到目露凶光態度惡劣的人,如果沒避而遠之大概是想胖揍一頓伸張正義。相對於此刻能接觸地球的生物,科技發展必然相對富裕,我們把自家搞成這樣,也別指望別人覺得偺們心地善良衣衫整齊,進而想好好照顧我們一番了。

--以下雷--

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

自由

談過社會性的自由與平等,也許該看看個人的自由。南懷瑾描述文天祥被捕後,擔心他屈服的道士乃秘傳大光明法,讓文天祥在極端狀態下能屍解昇仙,不因肉體侷限而改志。
協作社會裡,財富是通行證,個人自由的開端往往是財富自由,但是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,財富更常是迷惑多數人的魔戒。

金庸

現代的戲劇電玩,舊日的武俠都是避世消閒的工具。休閒工具必須像速食品,以可預期口味建立客群黏著度。舊日文青少有人不是讀金庸長大的,武俠文類甚至只讀過金庸的也大有人在。早期以報紙方塊連載發表的武俠,由奇情巧合持續推動劇情快速前進。雖未必如好萊塢大片精心計算爆點、屍體與轉折大小高潮,武俠的精簡、懸念其實一點不輸八點檔。也許太像叫座的八點檔了,金庸武俠的評價兩極。

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

可預期性

當年調查選舉槍擊疑案時,內政部長提倡公務員的抵抗權,揭櫫必須在合法合憲下作為的真相才有價值。萬惡政權倒台之前,小島流行公民不服從,提倡基本信念高於律法,標舉不可為惡所勝的高尚價值。
今上正在重建反情報體系,修改強化保防作為;前落水狗正在為自身職權範圍面對起訴。

國家的手該伸多遠。

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

潮汐發電

環保能源有幾類,或者試圖從原來的渣籽更徹底地抽取資源,或者試圖在自然律動裡擷取能量。後者面對的問題是,竊取自然律動時,人們還不完全明白可能的影響。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,潮汐發電原理很簡單,從已知的潮差裡擷取能量差。本文想談的是美元環流,不是發電。

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

Kindle Unlimited

不是環保意識讓鯨油蠟燭產業消頹,而是因為電燈出現;石頭不因來源枯竭而退出工具主流,原因是青銅鑄造技術。
Amazon2014年起推出Kindle Unlimited,讓用戶以固定月費讀到飽。第12個推出該機制的日本,月付980日圓即能在12萬冊日文書,120萬冊外文書中看到飽。

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

逃避可恥卻有用,2016

人生若只如初見,何事秋風悲畫扇。
宗教喜歡談初心,因為去掉干擾後,人們更容易知道自己的需求。

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

西方極樂園,Westworld, 2016

看愛情動作片時,觀眾傾向於類似膚色的演員;差異過大可能引發動物奇觀式的獵奇感而非情慾。人們需要故事,需要背景來拉近距離。
機能性機器人與仿生機器人都是設計選項。仿生仿人機器有觀感上的需求,想像幫病人翻身,如果有選擇,相較於推高機式的器械,人們大概更能接受溫暖的手臂。此外,大自然的試錯與演化,當然也是可堪借鏡的靈感來源。

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

善意

昆德拉筆下捷克逃到法國的流亡者,因為沒參與聲援捷克時面對詰難;回答是,我因為不希望有人面對強迫而離開;如果不能自由決定是否參加遊行,當時又何必離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