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

金庸

現代的戲劇電玩,舊日的武俠都是避世消閒的工具。休閒工具必須像速食品,以可預期口味建立客群黏著度。舊日文青少有人不是讀金庸長大的,武俠文類甚至只讀過金庸的也大有人在。早期以報紙方塊連載發表的武俠,由奇情巧合持續推動劇情快速前進。雖未必如好萊塢大片精心計算爆點、屍體與轉折大小高潮,武俠的精簡、懸念其實一點不輸八點檔。也許太像叫座的八點檔了,金庸武俠的評價兩極。

金庸武俠的文字流暢典雅、結構宏大自洽、布局嚴密緊湊,人物鮮明眾多,支線紛而不亂。在人物、招式、門派各方面創造出大量原型,後起書寫者及跨領域的戲劇電玩從各方面模仿、汲取金庸建立的江湖結構與細節。至今沒有任何作者能全面穩定的達到金庸的等級,武俠外的通俗小說中也鮮有其匹,早已超越類型小說。通俗小說跨入經典的不少,三國水滸西遊聊齋紅樓金瓶梅都是先例,但是金庸小說恐怕無法成為內容上的經典。正如賣得再好的速食也很難拿到美食肯定。
但是速食也未必容易,金庸畢竟不凡,建構出的江湖中細節飽滿自洽,大概只有羅琳的哈利波特差相可比(又一個通俗小說);金庸最薄弱的早期小說,設定上也幾乎不遜於魔戒等西方經典;不及馬汀的權力遊戲的寬闊設定,金庸則以條理飽滿遠勝。早期香港拍金庸電視劇,幾乎是拿原著當劇本,對白則直接照搬,金庸落筆時的戲味濃厚嚴謹可見一斑。

武俠脫不開的限制是人物鮮明但扁平,故事奇趣卻淺顯。人們買票看好萊塢大片時,不太會容忍導演遠鏡頭長時間描繪演員毫無表情的內心戲;也沒人進了速食店後,少鹽少醬指望嚐出食材本來鮮味。性格明顯,反應強烈,正邪分明的劇情正式推動武俠前進的必要;頂多加上各式陰謀混淆正邪,但作家若創造出複雜,優柔甚至幽微的性格,會讓讀者難以投射難以追隨。
金庸在乎起後世評價時,原先吸引讀者的優點就成為避不開的短板。他創造出的大量人物原型,人們可以起居注般的考究其一生,卻很難拆解出性格轉變的複雜或生命的厚度,筆下人物的作為與性格幾乎始終不變,不變甚至成為性格的所謂堅持。類型作品的必要與閱讀上的的方便,成為樣板也成為侷限。

我一再重讀金庸,著迷的是文字與故事,但幾乎在出場後就固定了的人物性格,後來已不再那麼觸動我了。小說寫的是人的故事,主軸如此,難怪其褒貶不一。中文裡另一種通俗入經典的小說,是大量時代細節透出作者原本無心的趣味;多屬架空世界的武俠則連這個優勢也沒有了,代之以花俏靈活的細節想像。金庸筆下人物的互動複雜,但性格也僅是合理。喜歡唐吉訶德的唐諾,對金庸武俠幾乎是略而不論。世紀新修版中最後王語嫣活像網紅般在乎顏值,表示金庸恐怕也不滿於原先設定的僵化扁平。但早早這麼寫,段譽不幻滅讀者也要幻滅吧。

小說,畢竟說的是人的故事。武俠人物熱血容易,有溫度難;創造完美容易,讓人理解瑕疵難。作為一個讀者,早已知道真實世界之複雜,歷史人物之幽微,有遠甚於金庸筆下者。但誰不想偶爾吃上幾餐純粹重口味,誰不想在消遣時暫時忘記世界的沉重。

742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