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

企業社會責任

小島善心人士時有奇妙的義舉,例如讓某偏鄉小孩畢業前吃一頓牛排,或是玩一趟遊樂園,做為面對城鄉差距的贖罪卷。資源總是稀缺的,滿足任何想望時都明著暗著消耗了資源。後院流油的二世祖,最大的煩惱是如何消耗資源如何花錢;正常狀況資源分配永遠是選擇問題。

許多事讓我迷惑,其中包含街頭勸募,年輕人在街頭猶如行乞冀望別人善心來幫助某某事業。沒看到這類收入的資料;不考慮前景、成長等,小島年輕人的打工機會算是充沛的。心中常有的疑惑是,這些消耗的人力如果從事某種工作,將所得行善;行善過程擴大GDP,會不會比試圖分配GDP更合理。
當然合理推論是勸募所得大於這些人工作所得,所以他們與該善心事業雙贏。雖然社會失去真實產出。

企業面對資源分配問題。存活的企業必須做自己擅長的事來擴大社會資源大餅;透過稅金將其他責任交給國家。企業障礙中,最新的一種叫做企業社會責任,要求企業在本業外,承擔各種專長外的功能;一如希望學生讀書外還參與各種社會服務。學生參與的價值在參與在學習,實質效果遠不及提升自己後創造價值讓專家來做。企業在比較優勢外的著力,證明自己善良、無罪,其實比本業更消耗資源更無效率。

如果法律讓企業有機會在環保、勞動條件上鑽空子,有機會規避成本,就應該修改法律認真執行。面對各種奇怪法律稅制,企業在出走之前只能承受;但是對抽象的責任、道德,也開始進行各式評比考核,甚至成為反商的依據,殺雞取卵此之謂也。

憂國憂民的人很樂於也很容易對自由主張冠上社會達爾文的標籤。但除非退回封閉社會,世界是平的,更深的意義是任何國家都不容易再對有能力的個人、企業予取予求。越有能力增加價值的個體,越會對體制鉗制做出反應;跑不掉的,鼓吹各種權利的,通常也是產出受限,貢獻相對小的群體。大夥關門分贓,譏笑試圖提高生產的傢伙,這個團體不沒落豈有天理。

大道廢有仁義,智慧出有大偽。道德審判不死,老想重整別人道德的社會,終究會被整得重重趴下。

672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