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

自由 II


在個人層面用欲望談自由,其實沒有限縮對自由的詮釋,反而因為擴大到沒有邊際而更像套套邏輯。但張五常說,加上好的邊際條件,套套邏輯也有威力。

有些過去的記憶被打開,包括自己寫文的源頭。佛教總提醒著末世,其實所有的世道看來都像末世,但都莫謂無人,因緣不合而已。耽溺思索的人,縱使不志於澄清,多少不能拋棄鸚鵡濡羽的情緒。然而嘗僑居是山的溫情,能支持多久的雖知不能而不頹然一嘆。時來天地皆同力,運去英雄不自由;個人自由或者終究不能脫開世界。

寫巴以衝突下的努賽貝赫時,還沒讀過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,關於歷史,關於記憶,關於原諒與自由。純粹的理想主義者,即使無欲無求,也難以得到自由,除非,除非放棄實現理想,理解因緣聚合。這世界或者沒有因果,只有緣法。對這些議題,石黑退開,留下空白,但沒有說明空白之後是自由,還是茫然。

蔣勳序摩訶婆羅多:汝愛我身,我憐汝心,以是因緣,歷千百劫常在纏縛。
捆縛個人的諸般無明,不管另一頭綁在名利權勢、情感、慾望、或者家事國事,乃至於知識、禪定。一念一起,只能用自由來換。

交趾羅浮山出土碑文:
由愛生憂
由愛生懼
若離於愛者
無憂亦無懼

如果人世果真不依據因果運行,所有引發不自由的奮力追求也只源於顛倒夢想了。
而終究,踏上旅途只會唱歌的傻瓜,其實,也從沒脫離過顛倒夢想。
無憂無怖不是自由,只是片刻放下對自身的屠刀。

------8A1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