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

熊逸


約略記得,有人問熊逸對於台灣文化的看法,熊逸說,他不了解也不便評論。熊逸客氣了。

熊逸正義一書後段援引了哈耶克自由憲章的內容,找書時才發現台灣不曾出過。遠流出過的經濟學大師著作,包括不要命的自負以及通往奴役之路”,都已經絕版了,沒找到繁體版本的海耶克原著,縱使專家都已經直攻原典,台灣似乎已不再能支持業餘者的閱讀興趣。此刻要尋找海耶克要用哈耶克。略過時代的悲劇,我懷念那個木心、南懷瑾中文書籍都出在台灣的年代。那時我們凝視世界,不自設限,不以身處破敗為意。我們曾有機會脫離破敗,那時我們不指望天上掉下餡餅,而氣運尚未開始衰敗。

熊逸客氣了。我私心希望業餘讀者的我,因為眼界不廣,不知道台灣還有許多如熊逸一般用功的人。熊逸讓我喜歡的是,他不透出明顯的信仰。他閱讀思索推論,但把自己的態度、預設稍稍朝後擺;如果有機會遇到本地認真的治學者,我還得問問,你能丟掉多少成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